【育聰】這是一份可階段性幫助星孩兒提升語言的清單!
發布日期:
2024-11-20
瀏覽次數:
【育聰】這是一份可階段性幫助星孩兒提升語言的清單!
普通孤獨癥孩子


1、通過對孩子正在從事的活動進行描述,為孩子示范如何運用主動語言。如小明正在畫畫時,您這時就說:“小明畫畫,拿筆畫畫,在紙上畫畫,畫直線┄┄”。這樣示范主動語言,比向孩子提問,再由孩子回答,對孤獨癥兒童更有益。

2、在和孤獨癥孩子進行溝通時,適當的等待或期待是有用的。您在等待時,可以通過您的表情,讓孩子知道您在期待著他說些什么或者其它反應,一旦他說,就給予強化。您的表情可以包括目光對視;您的頭、身體略向孩子靠近;眉毛往上挑等。

3、在您和孤獨癥孩子溝通時,運用豐富的手勢和激動的、夸張的表情是很有用的。夸張的表情和手勢是語言學習中的重要因素。由于您很活潑,很好笑,它會引起孩子的注意。加上您利用的視覺方面的線索,來幫助他理解語言的含義。

4、對孤獨癥孩子說話時,您的聲音、速度、語調要很夸張。

5、通常歌曲里,語句簡單,有重復的詞匯,有孩子喜歡的節奏。因此歌曲對刺激孩子的早期語言很有用。給孩子唱歌時,唱一句,留下最后一個詞不要唱出,留給孩子,等他說出。

6、示范。主動示范孩子應該說的詞句。不要等到他說錯了才糾正,說他說錯了。

7、用簡短的語句做示范。在孩子學說話的初期,盡量不要用太復雜的語句,這樣孩子會更容易理解,他也更有可能來模仿。您所示范的語句應該在您的孩子語言相應的水平。

8、強化。在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中非常重要!當您的孩子發出任何溝通的聲音(不一定是詞匯,只要是一個有目的的,有意義的聲音,哪怕是Maaaa或Yiiii),都要強化。不要不理睬您的孩子的主動溝通,不管是有語言的還是非語言的。當兒童發出一個溝通聲音或其他溝通行為(如用手指著東西,等等)時,一定要及時對他做出反應,這有利于孩子學說話。



如果孩子還沒有語言



1、做輪流游戲是個很好的交流練習。比如,和孩子輪流推小車;輪流吹玩具笛子;輪流在紙上或黑板上畫畫、寫字等等。開始時候,您和孩子的座位要坐得很近,手把手輔助/幫助孩子加入游戲,并對孩子任何有關游戲的動作給予強化。游戲中采用的玩具最好是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2、教孩子打招呼。孤獨癥的孩子一般不主動說“老師好!”、或喊“阿姨”,也不會揮揮手說“拜拜”、“再見”。當您跟他玩玩具時,您可以向玩具揮揮手,并說“拜拜”。如和娃娃、動物、朋友、其他人,您都可以手把手地輔助他,練習揮手。您輔助他揮手,并說“再見”。

3、指點。孤獨癥孩子一般不像其他孩子那樣,用手指點一個他想要的或他喜歡的東西。當他們需要某物或對某物發生興趣而又夠不著時,通常他們會拉著別人的手,拉你到那個東西附近,或將你的手放到那件東西旁,而很少或幾乎無指點動作。然而,一般孩子就是從指點東西開始與他人的溝通。

所以,當他拉您的手時,您應把您的手挪開,并同時問他:“什么?”,并做出“什么?”的手勢,然后手把手教他做出指點東西的手勢,當他指著那個東西時,您可以隨著他走到那個東西旁邊,再給予相應幫助,但是不要讓他拉著您。

4、描述。雖然孩子還沒有語言,您還是可以鼓勵他“描述”一個東西。也就是說,當你們正看一個很大的(或很小的、很可怕的、很好笑的等等)東西時,在提示他指那東西的同時,您說出那個形容詞(大、小、可怕、好笑等等)。

5、用適當的溝通方法替代問題行為或不適當的溝通方法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利用摔東西來告訴您他不要玩了,不要學習了,這時您要教他搖頭,用搖頭來表示不要。您示范做出搖頭,同時說:“不要”。

6、一定要建立交流機會,不要預料孩子的每個需要。如建立一些他必須通過說話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的情景,這是鼓勵主動語言的很有效的方法。他必須說話才能得到那個東西。比如:把他很喜歡的玩具或者食品放在一個比較高的書架上——讓他看得見,但是拿不到。

又如吹泡泡,吹一次,然后把瓶子關起來,給兒童。兒童因為會想要你再吹一次,如果她讓你知道她還要,但是沒有說話,示范 "PA......" 或者 "PAO",讓她模仿。把一個他很喜歡的東西放在一個透明塑料盒里(很難打開),給孩子。因為他要那個東西,他更愿意說話。你示范 "我要" 或者 "打開",或者說那個東西的名字。再比如,你們要離開一個地方時,假裝你打不開門,這時示范說 "開"。

7、增加兒童目光對視的辦法是:給孩子一個他想要的東西以前,先把東西放在你的眼睛附近。



如果孩子有些語言



1、增加主動語言
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目的不但是教孩子回答問題,對刺激行為有反應,更主要是增加主動語言。?

如:要求一個物品:

吃飯時,給孩子吃一口他喜歡的東西。把剩下的他喜歡的那個東西放在一個離他稍遠的地方,他能看得見。目的是讓他說 "多一點" (還要)。他去拿的時候,用你的手把東西蓋起來。不要跟他說話,而只是看著他,做出期待著什么的表情,等待。

如果他哭,還想拿,沒有語言地表示他的挫折感,這時您用一只手把東西提起來,另外一個手指著那個東西,同時叫孩子的名字,讓他知道你在等待他的一個反應,等待。

如果他還不說話 (這個孩子已經有語言,只是用得不多),把東西移到離他稍微近一點的地方,還在你的手里,再指那個東西,提一下下巴,嘴巴的形狀是 "yao" (要-要-要),但是還是不要自己說,表現期待著什么似的看著孩子。如果他還不說話,繼續跟剛才一樣,但是開始發出 yao 的聲音。

逐漸增加你給他的提示 (如果他還需要),到你全部示范 (多一點),當他終于說時,再給一點給他,并表揚他。然后再繼續。(因為你每次都給他很少,他大概還要)。每次都要從最少的輔助開始 (在這里,最少輔助是用期待的表情看他)。

2、建立交流機會(創造語言交流的情景)

如果孩子用非語言方式表示他想喝水,不要因為他指著杯子就給他。相反,把一瓶關得緊緊的水給。看著,等待,你不要說話。等來說要求你打開,或者他用語言表示請你幫忙時才幫打開。

如果孩子想畫畫,給她紙但是不給她筆 (或者給她筆,但不給紙)??粗?,并等待。不要問問題 (不要問他,"你需要什么?"),因為目的是提高他的主動語言。如果她不說話,把她要的東西拿起來給她看,(這是視覺輔助)你還是不要說話。直到他說了他要的東西,再給他。

吃飯時,桌子上只放一只筷子,或者沒有他需要的勺子;穿衣服時,給他兩只鞋子,一只襪子。?

3、促進評論,表示抗議的能力

這里,我們的目的是教孩子觀察環境里的事情,并且對這些事情作相關的評論。先從環境里的不平常的東西開始,是一個有效辦法。這些奇怪的事可能是自然發生的,也可能是你有意設置的。

比如:故意使東西掉下來,然后在這種情況的同時示范說:“------掉下來了!”
比如:把鞋子穿在他的頭上,同時說:"錯了!"

當孩子看著你的時候,把牛奶放在廁所 (應該放在廚房或在冰箱),給他機會評論你的行為,等他說:“錯了!”如果他不說話,你示范,說:"錯了",同時你自己搖搖頭,用表情表示這是很好笑的事。

如果孩子想喝牛奶,或其他飲料,他正看著你等待時,你只倒一點點在杯子里,就給他。當他看著這個幾乎空空的杯子時,等待/示范說:"不夠",且做出很夸張的表情。再倒一點點,等待,還用剛才那個表情提示他說 "不夠" 。也可以說 "這個......"(作為提示)等他自己說 "不夠"。

"沒有了"是一般孩子很早就學會的一句話。不論是一碗飯沒有了,還是瓶子空了,或餅干盒空了,等等,都可以用這個詞。先示范,教他說。

另外一個是 "好了"(做完了),也是我們經常教孩子說的,為了表示他吃完了,不想玩游戲了,學習學完了等等,都可以用這個詞。

4、利用豐富,活潑的手勢/表情

5、夸張語調,聲音,速度也很重要

6、家長/老師描述孩子的活動

家長/老師描述孩子的活動可以幫助孩子發展一個字或兩個字的句子。比如:家長看到孩子畫畫時就說:"畫畫"。孩子把娃娃放在小娃娃床上時,家長就說:"娃娃睡覺"。孩子扔球時,家長就說:"扔球"。

7、聲音:

孤獨癥兒童常常說話聲音很低,可以利用玩 "音量"游戲來改變。先讓孩子大聲說一句,然后再小聲說同一句話。你說:"大聲一點",就示范大聲說:"我要冰淇淋!",然后說 "小聲一點" 就示范小聲說:"我要冰淇淋"。很多孩子認為這是很好玩的游戲。


如果孩子語言比較好


已經可以說3個字以上的句子的孩子

1、增加新詞匯:
日常生活中的活動都是學習新的詞匯的機會。如做飯,洗碗,洗衣服等,都包括生詞,所以你在進行這些活動時,都讓你的孩子與你一起參加,常常用新的詞匯,給他機會練習這些詞。還有家庭以外的活動,如去郵局,圖書館,飯店,公園等,都是練習新的語言的機會。

可以一邊走一邊指著所看到的東西進行評論。如"我看到一棵樹"。告訴孩子這個詞的意思,多用點實例。也可以用一個有關的例子來幫助他記憶:"香蕉,你的表妹孟藹寧很喜歡香蕉" 或者 "電腦。你的學校辦公室有電腦"。讓兒童積極參加,請他去把那個東西給你,或者問他他對那個東西有什么看法。如你喜歡電腦嗎?為什么?

2、預習練習:
去一個地方以前 (比如動物園,坐火車),先看一本有關的書,這樣可以先學習書里面的詞匯,到了動物園后,就可以用同樣的詞練習。"你看,那個熊很像我們看的書上的那個熊!" 可以和他討論兩個熊有什么不同。然后,回到家后,再看那本書,這樣你們就可以討論你們在動物園看到了什么,再練習相同的詞匯。再換個人來和他練習,提問有關動物園和那本書的東西,這樣就是為了乏化這個新詞。

3、分類:
在隨便玩的時候,可以做一個分類練習/游戲。一個人提出一個類別。比如,服裝,然后大家來說出與這個分類相關的東西。如褲子,襪子,等等。

4、有更高的語言水平的孩子可以和他談論過去或將來的事情。如看以前的照片 (孩子參加過的特殊活動,生日,晚會,等) 一起談論那個時候的情景。用日歷,照片來具體談論將來 (快要來)的時間,比如 "下個星期三"。另外用具體的詞匯來表述時間,比如 "吃午飯以后",而不是說"快了",以為“快了”這個詞的含義太不具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