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父母比較樸素的育兒觀中,重視的方面大多局限于孩子的身體健康、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等方面,對于孩子能不能好好說話卻很難注意到。可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語言發展的事實展現在了大眾的眼前,這個時候我們才猛然發現,原來語言發展并不是先天存在的工具,而是一個后天不斷成長的技能。
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呢?
其實,語言訓練的方式各種各樣,小編整理了一些訓練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正在學習語言的孩子們,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語言訓練方法的家長朋友,可以后臺咨詢哦
吹羽毛、紙條、乒乓球,在練習的過程中不要強調孩子用力吹,而要勻速的有控制的吹氣,手拿羽毛勻速吹動讓孩子感受氣流的動向。
每天堅持練習,每次時間不要過長,可分多次進行,這樣訓練可以讓孩子在說話時有控制的用氣。
運用葡萄干(把一個葡萄干用手撥開撕成小塊)粘在嘴巴的四周讓孩子用舌尖舔下來,練習舌頭的靈活性;
用海苔(劈開撕成小塊)粘在口腔內的上顎讓孩子用舌尖將其舔下來,練習孩子的舌頭在口腔做上翹下滑的動作。
這類訓練有利于鍛煉孩子舌頭的靈活性。
嘴張很大發啊啊啊的聲音;嘴巴圓起來發喔喔喔的聲音;嘴巴小圓發嗚嗚嗚的音;嘴巴翹起發魚魚魚的音,嘴巴扁起來發鵝鵝鵝的音;牙齒對齊發衣衣衣的音;練習雙唇的發音爸爸爸、坡坡坡、啪啪啪;練習唇邊音啦啦啦;練習唇齒音發發發、服服服等。
邊跑邊發a——i——u,或是練習兒歌:大河馬,打噴嚏,張大嘴,a a a。
在練習發音時“p、t、h”都是氣音,需要氣流的通過,可以在發音時用羽毛或紙條放在嘴前,邊發音邊感受氣流的變化。
【溫馨提示】
上面的這些練習方法家長可以帶著孩子練習,但是別忘了每個孩子具體的情況不一樣,一定要經過專業機構的系統評估并在專家的指導下實施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