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18922441941
李老師13728069466
王老師18922441926
七
大
誤
區
!
當我們發現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時,一定要重視,早發現及早正確干預,在接受很多家長咨詢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家長引導孩子說話的過程中,會存在這樣的錯誤。
1
讓孩子看電子產品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手機成了大人和孩子的團寵,干什么都離不開手機。于是,家里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孩子鬧脾氣,給手機;孩子不吃飯,給手機;孩子粘人,給手機……此時大人們只想著只要能讓孩子安靜下來就好了,卻不知反而傷害了孩子。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視,與孩子都沒有交流,僅僅只是被動地灌輸,沒有互動與交流,而語言的發展需要“一來一回”的溝通環境,如果經常讓孩子看電子產品就容易阻礙其語言發展。
2
家長過于勤奮,過分滿足孩子
對于孩子的需求家長總是有求必應,及時滿足,甚至提前滿足。不管在哪里,只要孩子手一指杯子“啊”一聲,家長們就知道孩子要喝水,立馬把水拿給孩子喝;孩子一指玩具箱,二話不說就把玩具拿給孩子。這種滿足孩子要求的做法可能使孩子的語言發展緩慢,因為孩子不需要說話,就可以得到滿足,久而久之孩子就這樣失去了一次又一次說話的機會。家長的過于“勤奮”往往并不能給孩子很多益處,反而阻礙了孩子主動性語言的發展。
3
家長過于沉默,孩子模仿時間少。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應該有度量,我們既不做過于勤奮的家長,也不做過于沉默的家長。在孩子語言發育的過程中,其實就是模仿的過程,從開始的模仿粗大動作到后來漸漸模仿發音,家長在家里不能過于沉默,更不應該找其他理由,減少與孩子溝通互動的時間,要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語調多和孩子互動,描述身邊的所見所聞。
4
不斷糾正孩子的發音。
家長在孩子學說話的過程中,特別喜歡糾正孩子的發音,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每當孩子吐字不清的時候,家長就會立馬糾正“不對,跟著我說”,“不是這樣的”,“都教你好多遍,怎么還是讀不對”,這樣會造成孩子有挫敗感,最后拒絕開口。
? ? ? ?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只要重復孩子說的話,發正確的音,讓孩子反復聽到正確的音就可以了,隨著孩子語言的熟練掌握,孩子會根據周圍人的發音糾正自己的發音。如確實存在構音障礙,建議家長們帶孩子進行構音評估后,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糾正發音。
5
不停要求孩子開口說話。
當孩子開口說“爸爸”、“媽媽”的第一聲,很多家長會不停的催促孩子開口說其他的,特別是一歲以后,孩子還是只喊“爸爸、媽媽”的時候,會陷入“越不說越催,越催孩子越不愿意說”的模式。比如“你叫媽媽,就把玩具給你”、“叫爺爺、叫奶奶,就給你吃餅干……類似這樣的催促會讓孩子感到有壓力,不利于孩子語言的發育。
6
常給孩子吃太松軟的食物。
有的家長怕孩子吃的太硬,會不好消化或者怕孩子噎著了,于是長期給孩子吃BB粥、肉要打成肉泥、蔬菜要切碎……但是,卻不知道這樣做,會影響孩子口腔感覺或是口腔肌肉的發育,從而導致孩子流口水、說話不清楚、口吃等。
7
說話語速太快。
家長說話語速太快,往往孩子的思維無法跟上說話人的速度,這樣就很難提取家長說話的有效信息,無法理解其中的意思,這并不利于孩子語言的發展。因此,家長們注意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要盡量簡潔并且放慢語速,必要時可加入手勢,使孩子充分理解其中的意思。
13728069466
黃埔區育聰康復中心李老師
白云區育聰康復中心黃老師
文中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或第三方網站,如有侵權,請聯系立即刪除。
相關推薦
MORE
廣州黃埔育聰康復中心
020-32036081 / 020-38210984
黃老師18922441941 王老師18922441926
地址:廣州市黃埔區大沙北路123號二樓
粵ICP備16119336號-1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