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聰】音樂刺激對寶寶發展的促進作用
發布日期:
2024-01-23
瀏覽次數:
【育聰】音樂刺激對寶寶發展的促進作用
音樂治療促進寶寶情緒管理能力
音樂刺激能影響大腦某些遞質如乙酰膽堿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從而改善大腦皮層功能。音樂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腦和邊緣系統等人腦主管情緒的中樞,能對人的情緒進行雙向調節。如當人們的情緒出現一種障礙,醫學上稱“緊張狀態”或“應激反應”時,會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律呼吸加快、血壓升高、血糖量增加等變化。輕松愉快的音樂能使人興奮起來,因為音樂能作用于人的腦干網狀結構,腦干網狀結構接受了音樂刺激即促進大腦皮層覺醒,同時又可傳給外周神經,從而提高肌張力,增進肌體活力,所以音樂能使人精神煥發,消退低落的情緒。


【育聰】音樂刺激對寶寶發展的促進作用


情緒活動的中樞下丘腦、邊緣系統及腦干網狀結構與植物神經系統密切相關,而這里又正好是人體內臟器官和內分泌腺體活動的控制者,所以情緒的緊張狀態能直接導致某些內臟器官的病變,被稱做“心身疾病",音樂能調節人的情緒,所以也就能幫助治療某些心身疾病。音樂有鎮痛作用,大腦聽覺中樞與痛覺中樞同在大腦預葉,音樂刺激聽覺中樞對疼痛有交互抑制作用;同時音樂可提高垂體腦啡肽的濃度,腦啡肽能抑制疼痛,所以音樂有鎮痛作用。


音樂聲波的頻率和聲壓會引起心理上的反應。良性的音樂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可以改善人們的情緒,激發人們的感情,振奮人們的精神,同時有助于消除心理、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緊張、焦慮、優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應激能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諾德認為:“如果一個人的情緒出現了問題,他的頭腦中就一定會存在某些不合理觀念。


【育聰】音樂刺激對寶寶發展的促進作用


如果這種不合理觀念得到糾正,情緒問題也就隨之解決。”傳統的心理治療認為“認知決定情緒”,而音樂心理治療則認為“情緒決定認知”。音樂對于人情緒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當一個人情緒好的時候,往往看到事物的積極方面,把壞事看成好事;反之,當一個人情緒不好的時候,往往看到事物的消極方面,把好事看成壞事。因此只要情緒改變了,人對問題的看法也會有相應的改變。在腦癱康復治療過程中,選擇適宜的背景音樂,或在音樂治療過程中,進行適當的肢體功能鍛煉,往往能改善寶寶的情緒,促使寶寶主動配合康復治療的進行。


【育聰】音樂刺激對寶寶發展的促進作用


音樂還可以促進兒童社會交往發展。音樂活動如樂器合奏、合唱、音樂游戲、舞蹈等,本身就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通過組織各種音樂活動,為腦癱兒提供一個用音樂和語言交流來表達、宜泄內心情感的機會,讓病人在情感交流中相互同情、理解和支持。這樣,治療者在各種心理困擾得到緩解的同時,也獲得了自我表現和成功的滿足,從而使其增加自信心,提高自我評價,促進心理健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