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聰】特殊兒童情緒教育
發布日期:
2024-01-24
瀏覽次數:
【育聰】特殊兒童情緒教育

情緒能力在特殊兒童人際交往、社會適應、心理健康等方面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特殊兒童康復教育中有必要開展專門的情緒教育活動,教導特殊兒童識別和理解情緒、表達情緒以及調節情緒。對特殊兒童的情緒教育既可以融入康復機構一日生活和游戲活動中,也可以設計專門的教學活動,用于提升特殊兒童的情緒能力。從事康復訓練的教師應創設接納、寬松的環境,用特殊兒童喜歡的、可接受的方式進行情緒教育,促進特殊兒童情緒能力的發展。


【育聰】特殊兒童情緒教育


特殊兒童的情緒能力是在與環境的交互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在對 特殊兒童進行情緒教育時,首先,應創設一個接納、寬容、理解的環境,無條件接納特殊兒童的情緒,并站在特殊兒童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情緒。其次,要保證環境中情緒的豐富性。特殊兒童對經歷過的情緒才會有深刻的體驗,才能識別這些情緒。為了幫助特殊兒童發展識別和理解情緒的能力,除了需要生活化的體驗外,還需要設計特別的活動,加深其對情緒的印象,把抽象的情緒概念具體化。

1
故事法

特殊兒童都愛聽故事,故事中小貓、小狗、小朋友的情緒感受能夠引起兒童的共鳴。教師可以把兒童新近的情緒體驗編成故事,幫助兒童帶入角色,讓兒童借此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如《小兔子輸了》可幫助兒童體驗輸贏的感受;《三只小豬》可幫助兒童體驗害怕和生氣的情緒。另外還有一些以情緒為題材的繪本故事,如《當我害怕時》《我生氣了》等,故事選材來源于兒童的生活,采用第一人稱敘述,能幫助兒童體驗和學習如何處理情緒。

【育聰】特殊兒童情緒教育


2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在游戲中扮演特定角色,站在該角色的角度來說話、做事,以增進個體對他人社會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在使用角色扮演法時,不僅要讓特殊兒童扮演角色,更要幫助他梳理和表達扮演的感受。盡量讓兒童自由扮演有情緒沖突的角色,體驗不同角色的情緒感受。

【育聰】特殊兒童情緒教育


3
問題法

選擇日常生活的片段,如兩個孩子爭搶玩具、一個小孩非要媽媽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等,讓特殊兒童結合問題情境思考問題中人物的情緒和情緒產生的原因,鼓勵兒童尋找一個較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育聰】特殊兒童情緒教育


4
游戲法

游戲法可以讓特殊兒童在游戲中輕松愉快地學習和感受。例如,在石頭、剪刀、布的游戲中,贏的一方拿出一張情緒圖,輸的一方必須拿出相反的情緒圖;或者贏的一方拿出一張情緒圖,輸的一方要表演相應的情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