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18922441941
李老師13728069466
王老師18922441926
語言信息輸入
人的語言其實就是大腦不斷的接收信息、處理信息后再輸出信息的過程。而如果想建立嬰幼兒的語言系統,首先要給他們做信息輸入,也就是讓他們聽大人說話交流。
很多父母都是從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每天不停和他講話,這是非常棒的。雖然孩子一時半會還表達不出來,但我們仍然是要說的,做語言信息的儲備,只有孩子的大腦有一定的語言儲備和理解,孩子才會開始學著說話。
那么我們具體應該怎么去跟孩子“說”呢?
首先,先培養語言環境,我們大人不停地和他講話,“這個是什么...那個是什么...”等等,孩子就會接收到來自父母的語言信息,就有反應,這是直接人與人的對話。
大人與大人對話的時候,也可以適時和孩子互動一下,吸引孩子注意,讓孩子習慣交流。不過要注意,和嬰幼兒講話的時候,溝通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說慢點、提升音調,這樣更能提升孩子的興趣。
多形式輔助語言溝通
肢體和眼神交流可以為言語交流打好基礎,鼓勵孩子模仿和回復這些行為。你可以夸大你的肢體動作,比如說在交流的時候,同時使用語言和肢體;當你正在說“看那里”的時候,可以伸出你的手指著目標物,或者在說“是的”的時候,點點頭。
使用姿勢可以讓你的孩子更容易模仿你,包括:鼓掌、張開手臂、伸出胳膊等等。與此同時,你還要回復孩子的肢體語言,當她看著或指著一個玩具的時候,你可以把玩具遞給她,或者告訴她你愿意跟她一起玩。
除了聽父母講話,還有個很重要的輸入方式,就是和孩子做親子共讀,也就是閱讀。
因為我們平時說話都是白話很口語化,但書上的語言是經過推敲的,除了白話還會有很多詞語、成語、邏輯性比較強的句子,所以我們平時除了要不停的和孩子講話,還要注意質量,讀書就是提升聽的輸入質量的方式。
建立對世界更多的認知也是有利于語言發育的,多帶孩子外出,不管是大自然還是生活場所,你隨時隨地都可以教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比如“這個是地鐵,爸爸每天就是坐著它去上班的。”
遠離電子產品
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都給人類提供了便捷的信息獲得途徑,有些父母為了方便教學,會用電子產品來教孩子,但是孩子在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看電視、手機及電子產品弊大于利,我們需要謹慎對待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里的語言輸出是單方面的,不是直接的面對面的對話,沒有與孩子的信息交流,這并不利于孩子的語言系統發育,所以小編建議0-2歲盡量不給孩子看電子產品;2歲以上建議看電子產品不超過30分鐘。
當然,有些父母自己沉迷電子產品,而不跟孩子交流,這也是不可取的。
加入輔食期
除了語言環境的培養,孩子自身發聲器官的發育也會影響后期學說話,就比如小編之前見過的構音障礙。所以父母在孩子斷奶的時候加入輔食期,這對兒童的語言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因為孩子持續吃過軟過稀的食物,會減弱咀嚼肌的鍛煉,從而影響孩子在學習語言時的發音。孩子在4-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后,應該隨著孩子月齡的增加做到由稀到稠,由軟到硬,從而鍛煉孩子的口舌唇肌。
相關推薦
MORE
廣州黃埔育聰康復中心
020-32036081 / 020-38210984
黃老師18922441941 王老師18922441926
地址:廣州市黃埔區大沙北路123號二樓
粵ICP備16119336號-1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