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聰】孩子語言干預過程中的4大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發布日期:
2024-07-26
瀏覽次數:
【育聰】孩子語言干預過程中的4大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前言

無論是孩子的運動康復還是孤獨癥干預,在過程中,家長們難免會因為迷茫與急切的心情,走進一些關于孩子康復、干預的誤區,而對于孩子的語言干預也同樣如此。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語言干預過程中,家長們容易陷入的誤區。


【育聰】孩子語言干預過程中的4大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1

輕集體教學,重個別訓練

有些家長將孩子送到康復機構后,面對如今倡導的集體教學和個別化訓練相結合的康復模式,總會不由自主地對個別化訓練格外重視,而對集體教學卻看得很輕,認為孩子在集體教學課里學不到什么東西。


雖然個別化訓練課程更貼近孩子的個性化需求,但集體教學對孩子康復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提供多樣化的互動交流機會。


【育聰】孩子語言干預過程中的4大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在家庭康復或個別化訓練課堂上,孩子只能和成人交流,而在集體教學環境下,孩子處于小伙伴群體中,交流欲望會更加強烈,更容易由被動交往變為主動交往。


融洽地和同伴相處、掌握交往技能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孩子順利融入普通幼兒園、普通小學的必備要素。


2

做了口肌訓練,孩子就能說話了

每個孩子的情形各不相同,需言語治療師評估后,才知道孩子是否需要做口肌訓練。


因為孩子要學會開口說話,除了口肌動作之外,他們需要掌握很多語前技能,包括語前溝通、認知玩耍的能力,是孩子將來開口講話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育聰】孩子語言干預過程中的4大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兒童語言發展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是“先聽后說”。


兒童要在溝通和玩耍中不斷地獲得語言的輸入,先發展語言的理解,然后才會用語言表達,從而“開口講話”。


3

過于依賴機構,忽略家庭訓練

有的家長認為自己能力不行、不會教孩子,因此把期望寄托在康復師身上,認為康復師教孩子進步快;


還有的家長自身能力較強,經過康復師指導后,教學技巧有了很大提升,給孩子上單人訓課時也常獲得康復師的肯定。


然而,他們的孩子進步卻較慢,經過仔細了解才發現,這些家長在課后疏于給孩子做訓練,導致孩子沒有得到鞏固。


【育聰】孩子語言干預過程中的4大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以上兩種家長都是過于依賴康復機構,而忽略了孩子學習過程中家長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縱觀那些康復效果理想的孩子家長,其能力有高有低,他們取得進步的共同法寶都是堅持不懈的努力與付出。


4

見好就收,不堅持訓練

很多家長在孩子進行康復一段時間后,發現孩子有好轉的跡象,便覺得不需要再干預了,?在孩子還未完全康復的情況下擅自結束治療,結果導致孩子語言問題越來越嚴重。


小結:

對于孩子的康復干預,沒有一位家長不著急,但現實是目前還沒有能快速改善孩子問題的方法,所以家長們在孩子的康復干預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耐心與信心,做到力所能及,通過堅持一定會看到孩子的進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