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聰】孩子晚開口、不會表達,那是家長都忽視了語言環境!
發布日期:
2024-08-28
瀏覽次數:
【育聰】孩子晚開口、不會表達,那是家長都忽視了語言環境!

研究表明,即使嬰兒不會說話不了解語言,但父母所說的話,會不斷灌輸到嬰兒頭腦里,雖然表面看不出來,但其刺激會對嬰兒的腦細胞產生驚人的影響??梢姡Z言環境對寶寶的語言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育聰】孩子晚開口、不會表達,那是家長都忽視了語言環境!

什么是語言環境



【育聰】孩子晚開口、不會表達,那是家長都忽視了語言環境!

從孩子的口頭語言發展規律來看,我們能看到豐富的語言環境不等于早期閱讀——親子閱讀只是豐富語言環境的一部分。閱讀能力事實上依賴于大腦聯結與整合各種信息來源的能力。而從生理結構上來看,5歲以后兒童的大腦才做好閱讀的準備,男孩可能還要晚一些。


當然,這一點孩子也有個體差異。我們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愛書、享受閱讀的環境,?但我們也不要強求5歲以前的孩子一定要對繪本等書籍產生強烈的興趣。


而無論孩子是否從小就喜歡閱讀,我們都可以跟孩子們多玩玩假扮游戲,散步時多跟孩子們聊聊他們的感受和觀察到的事物,飯桌上閑聊,跟他們一起念誦童謠、講故事(不需要讓他們看圖片的那類故事)。這些口頭語言輸入,一樣為孩子出眾的認知發展、口語能力和閱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簡而言之,?簡簡單單的講話、歌唱、朗讀與聆聽就是早期語言發展的重點,并且我們要盡可能讓這個過程變得好玩起來;培養對于語言的興趣,而不需要著急讓孩子進入正式的認字和閱讀的學習。



豐富的語言環境重要性



【育聰】孩子晚開口、不會表達,那是家長都忽視了語言環境!

語言的關鍵是創造最佳的語言學習環境,通過環境刺激加速語言學習的進程。在日常生活中豐富的語言環境和適當的溝通方式非常重要。


創建豐富的語音環境可以讓0~3歲兒童在言語的準備階段積累各種言語素材。?這些言語素材除了播放語音、音樂材料之外,更重要的是日常與孩子的交流互動。在這里應該注意的是拒絕“話癆型”和“強制型”父母,應該注意觀察孩子,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加強互動,加強孩子的語音刺激。



家長怎么做



【育聰】孩子晚開口、不會表達,那是家長都忽視了語言環境!
1

盡早交流


從寶寶出生后,父母就可以開始和他們進行“語言”交流。?對寶寶說話時,要伴隨相應的聲調、表情、眼光和手勢,以吸引寶寶的注意。?這種早期交流能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為以后真正的語言交流做好準備。


2

因勢利導


父母對寶寶說話時,語音要正確、清晰,以供寶寶模仿。?說話的主題,要和寶寶當前注意的事物和活動中心相一致,這樣,父母的話語才能為寶寶吸收。


例如,當寶寶正在起勁地玩狗熊玩具時,你可以指著玩具說這是狗熊,是白顏色的,然后再談些有關狗熊的事。此時,如果要讓寶寶學習“狗熊”以外的話,就會吃力不討好。?要注意,說話的內容和表達方式要適合寶寶的發展水平,盡可能使他們理解。對于寶寶說的話,不管是否完善,都要設法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揣摩其中的意思,給以語言或行動上的反應。這樣,一方面可以鼓勵寶寶說話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讓寶寶知道他說的話是否妥當、正確。


3


擴展口語


寶寶開始說話時,往往是用一兩個詞來表達一個意思,父母可以很自然地把這種單詞語、雙詞語擴展,改造成為一個完整的句子。


例如,寶寶說”媽媽餅餅”,如果根據當時的情境,表明他說這話的意思是”媽媽在吃餅”,那么父母可以接著說“喔,媽媽在吃餅餅。”如果根據當時的情境,推測他要表達的意思是“這是媽媽的餅”或”要媽媽拿餅餅給寶寶”,那么,父母就可以說一句話把這個意思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方法,寶寶逐漸知道一個意思應該如何表達。從而逐漸掌握規范的表達方式。


4

可用兒語


某個媽媽在陪孩子看畫冊,畫面呈現的是,一家三口坐在草地上野餐,小兔子小松鼠在旁邊玩,意在表達人和動物的和諧相處??墒牵⒆硬蝗ス墚嬅娴摹爸鹘恰?,而是一直指著畫面上路盡頭的一個模糊的小黑點說,那是汽車。


當媽的其實也不知道那算不算汽車,只是覺得孩子沒捉住重點,所以一直想要將孩子的注意力“揪正”回來,結果就是孩子覺得麻麻沒勁,書都不看了。


大人有大人的視角,而孩子有孩子的視角,千萬不要用你那已經被“固化”的思維去約束孩子的跳躍——那會毀了孩子觀察力和擴散思維。


因此,父母無論多忙,也應該忙里偷閑。多與孩子進行面對面的語言交流,這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而且也是一種感情交流,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