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發布日期:
2025-07-02
瀏覽次數:
【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家長總說:“孩子說話不清楚,帶孩子去做了評估之后,建議做口肌訓練,什么是口肌訓練???”


我們在幫助孩子做語言發育訓練時,常常會采用“口肌訓練”,改善口齒清晰度,幫助孩子發音,但很多家長都不太明白,究竟什么是口肌訓練?

【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口肌訓練”到底是何方神圣!

【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口部肌肉訓練?

口肌訓練也被叫做口部肌肉運動治療,一種口部肌肉鍛煉的方法,是語言能力訓練計劃中重要的一部分。


訓練內容針對?下顎、嘴唇、舌頭、軟腭、喉部?等肌肉來進行,按照需要加強這些肌肉的活動力量,幅度,速度,耐力,穩定性和協調性,來改善寶寶發音說話及進食技巧。


訓練的過程中會按需使用不同工具提供觸覺提示,比如?壓舌棒、吹氣笛、牙膠、吸管、震動器?等。

【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哪些孩子需要做口肌訓練?

對于部分家長來說,可能根本沒有聽說過“口肌訓練”這個詞,也不知道自己家的寶寶能不能用到!


口肌訓練主要針對的人群,是相比其他典型發展的、同齡的人來說,在喂食和說話方面有肌肉運動困難的孩子。


比如肌肉運動的活動性弱、靈活性弱、精確性弱、持續性弱等原因,不能夠利用聽覺和視覺提示正確發出目標語音、2歲后還流口水,吃飯慢、咀嚼少或不咀嚼、挑食、發音少、說話不清楚等問題。


總的來說,嘴唇、下顎、舌頭、軟顎、喉部和呼吸等功能存在問題的孩子,就需要做口肌訓練。

【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若語言發育障礙兒童在各年齡層有出現以下情況,家長要多加留意他的口肌發展:


1歲時

經常出現嘔吐反射,吞下半固體食物(如:白粥)時嘴唇不會合上,咀嚼期間嘴唇和臉頰很少活動;


1.5歲時

咀嚼時嘴唇不會合上,吞東西時舌頭經常伸出來,用杯子喝水時,水經常從嘴巴流出;


2歲時

經常流口水,不能使用吸管喝水,不能自如咬食肉類或較堅硬的面包;


3歲時

咀嚼時無法把食物從一邊轉移到另一邊,咀嚼時舌頭很少活動。


如果寶寶有以上這些癥狀,建議盡早帶寶寶去做發育評估。

【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口肌訓練與孩子說話有什么關系?

簡單地說,當我們要說出一個“a”音時,我們首先要張開嘴巴(張開嘴巴的同時下顎骨也會打開),然后控制氣息呼出來。


假如你的下顎骨力量弱,你沒法打開或者打開了一條縫隙,那就不能順利發出正確的聲音。

針對這種情況,就會通過牙膠,牙膠棒,蘋果條等口部肌肉工具,讓小朋友通過動態的咀嚼,靜態的維持咬住牙膠棒等工具,提高自身對下顎骨的控制和力量。

【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確實存在口肌問題該怎么做?

經過言語發育訓練師的專業評估再決定?。


對孩子的口部感知覺與運動能力做評估,包括口腔內外的觸覺,下頜的穩定和對稱,嘴唇的獨立運動能力,舌頭的獨立運動能力,等等。


當然,一個完整的評估不僅包括口腔結構,表達、說話清晰度,還包括了解個案史、語言理解和家長的問題和期望等。


根據評估結果分析是否需要在治療服務中加入口肌訓練,然后將評估結果和建議告知家長,在家長知情同意后再進行相關治療,制定出口肌訓練的計劃。

【育聰】揭開“口肌訓練”的神秘面紗,它究竟是什么?

家長不能“擅自”在家給寶寶進行口肌訓練,在專業指導下做有效的口肌訓練,才能真正的支持和幫助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孩子發音不清楚,要不要干預?

做了一年多口肌,孩子怎么還不說話??

寶寶2歲還不會叫媽媽,怎么辦呢?

家長們還在糾結這些問題嗎?


一旦發現寶寶出現以上這些問題

不要抱有“觀望”心態

及時帶寶寶去做語言發育評估

才是正確的選擇!

-??The en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