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聰】【兒童康復】口肌訓練
發布日期:
2025-02-13
瀏覽次數:

【育聰】【兒童康復】口肌訓練

在給孩子進行言語訓練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要求給孩子多做口??!那么就引出了問題:口肌訓練是不是就是言語訓練?什么情況下,需要做口肌訓練?下面將為您詳細說明一下這兩個問題。


? 起源

口肌訓練是由美國言語病理學家莎拉羅森菲德-莊臣獨創的一種肌肉治療法。

? 對象

口肌訓練主要適用于任何因口腔結構或肌肉組織薄弱的患者,包括落后的活動性、敏捷性、精確度和耐力等而導致的發音講話,喂食技巧和口腔處理落后此年齡階段水平的人。


包含由于各種原因(腦癱、孤獨癥、唐氏綜合征、智力障礙、發音障礙、聲線問題等)導致的語言障礙的孩子。

? 目的

口肌治療的目標只瞄準于與發音有關的活動,通過診斷評估后,制定訓練計劃,訓練患者的下顎骨、唇部和舌頭的肌肉力量和控制力、靈活度,以及氣息調控,以改善患者發音說話和進食技巧。


科學正確的口肌訓練對很多有言語障礙的患者是很有幫助的,但絕不等于言語訓練,口肌訓練僅僅是言語治療眾多內容中的其中一項。家長不要盲目的去“熱捧”給孩子做口肌訓練,首先要讓治療師進行科學評估后再做決定,更不要聽信他人“夸大”口肌訓練的作用,言語問題不可能只做口肌訓練就能變得正常。


? 評估

那么所有言語障礙孩子都需要進行口肌訓練嗎?

答案是否定的。


針對于孩子是否需要進行口肌訓練,首先要經過專業的言語治療師進行科學評估后再決定。一套科學完整的評估包括感官知覺、口腔動作與功能、溝通意圖及功能、語言理解力、語言表達力、話語清晰度等,同時還需要了解個案史、喂養史、言語環境等諸多方面,最后根據評估結果分析是否需要在言語治療中加入口肌訓練這一項。


當確認需要后,對于任何類型患者也不能單獨的只做口肌,需要相應的做社交溝通、認知理解和表達、發聲模仿等綜合能力的多方面訓練,才能真正的幫助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

? 寫在最后

言語訓練最終目的是回歸自然情景的溝通,家長是一日中和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所以家長應給予充分的配合,并主動學習相關內容,以便回到家后帶領孩子在家練習。醫院康復與家庭康復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有效的幫助孩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