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孩子也是,明明很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說不清楚,是不是要剪舌系帶呢?”
“奶奶總說,孩子還小,發音不清楚,等大了就會好了。”
這樣的話你是不是也經常聽到?孩子說話發音不標準,吐字不清,很多家長認為可以再等等,等孩子大一點自然就會好。
可等孩子大了,卻發現還是這樣,此時,孩子和外界交流時出現了障礙,孩子的社交和心理健康都受到了影響,家長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日常中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其實,這很有可能是孩子出現了“構音障礙”。

構音障礙是指在言語活動中,由于構音器官(如:唇、齒、舌、軟腭等)的運動或形態結構異常、環境或心理因素等原因所導致的語音不準確(聲母、韻母、音調等異常)現象。
主要表現為發聲困難、發音不準、吐字不清、鼻音過重以及音量、音調、語速、節律異常等言語聽覺特征的改變,常與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合并出現。
構音障礙常見的有三類:
· 功能性構音障礙
這是學齡前期及學齡期兒童常見的一種言語障礙,這種障礙嚴重者表現為沒有語言,輕者表現為詞匯量少,句短,發音不清、聲調異常、大舌頭等情況。
· 器質性構音障礙
比如腭裂、唇腭裂、聽力障礙等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兒童一輩子都不會有語言。
· 運動性構音障礙
是指原始言語能力正常,因病理性問題或外傷導致中樞神經損傷或異常的現象,如腦血管病變、腦癱等。
有些家長問,剪舌系帶對說話不清楚有用嗎?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不清是因為舌系帶太短造成的,其實,發音問題剪舌系帶是沒有用的,只有部分翹舌音才會受影響,小朋友舌系帶如果不是太短,也不會影響發音。
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是功能性構音障礙,這類兒童并無構音器官的形態和功能異常,智力發育也正常,但卻在發音方面存在障礙,例如:哥哥—的的;姑姑—嘟嘟;蘋果—蘋朵等。
如果兒童4歲以后依舊說話口齒不清,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盡早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評估并進行專業的構音訓練,康復師在訓練的時候會根據小朋友不同的錯音方式進行訓練,孩子通過訓練以后,基本上是可以完善及掌握發音。
3-6歲是最佳糾正年齡,孩子如果如果能在學齡前將語言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那對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將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對孩子及時進行語音矯治,并不簡簡單單是為了說話清楚,而是因為語言是社交的工具,語言的障礙就意味著孩子的社交行為受到障礙,從而會引起孩子心理發育,甚至個性、人格發育的問題,語音矯治是為了讓孩子有個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更加正常的人格發育,只有語言發育正常了,孩子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