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階段:簡單問答溝通訓練
這個階段,讓兒童能建立簡單的問答對話。學習知道與自己有關的熟人之間的關系,會表達自己的需求。1、以兒童自己為中心,從問答練起,如你叫什么?你幾歲了?
2、從兒童動機訓練,拿著他喜歡的食品問:誰吃、誰要、誰玩。
3、從表揚問起,誰棒、誰好、誰做對了。
4、分辨兒童與熟悉人的關系,用提示自答方式。你是爸爸?媽媽?是老師?是爺爺?是奶奶?等。訓練中注意統一問話指示,兒童熟悉的人統一發指示:“叫我”如(老師、姥姥、媽媽、阿姨等)。還可利用電話,學習簡單的對話。當父親來電話時,清兒童對話“爸爸好,我想你了”等。
第五階段:認讀仿說句子的訓練
在這個階段,使兒童在掌握一定文字的基礎上,利用圖片和文字,學習認讀句子,說兒歌,進一步提高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1、認讀簡單句子。如“太陽出來了” “小明在跑步”
2、讀兒歌。如“大蘋果”, “小白兔”等。
3、唱簡單歌曲。如“我有—個好媽媽”, “兩只老虎”, “小手拍拍”等。
4、表達需求。如“我要吃奸東西,我要出去玩”等。
5、讀句子依從指令做事。如“清把杯子給我,請坐在椅子上”。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對無語言表達能力的孤獨癥兒童訓練,是一個長期又艱巨的過程。老師與家長首先注意建立親情,友情。即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后,我們的訓練才能奏效。
2、開展語言訓練,教師要起主導作用,家長要起主要作用。專業教師指導并給家長做示范,使家長也能在老師不在的情況下連續訓練,持之以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每個孤獨癥兒童的語言訓練階段及內容要因人而異,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并及時修改方案。
(二)建議:
1、對孤獨癥兒童的訓練,家長——定要親自參與,盡可能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按計劃開展訓練。
2、訓練內容要做到一切從兒童實際能力出發,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3、采取定時、定地點、定專人開展訓練。有助于初期語言訓練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4、充分調動兒童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助于兒童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5、訓練中要綜合運用教學方法,并注意行為強化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