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聰】什么樣的語言結構,可以最有效的引導發(fā)育遲緩孩子的語言表達
發(fā)布日期:
2025-03-06
瀏覽次數(shù):
從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過程可知道,一般典型發(fā)展兒童都是由聽建立、發(fā)展語言知識(即語意、語法、語用等規(guī)則或應用方式),有意將聽到的語言刺激與情景線索做比較、聯(lián)結,并由語言出現(xiàn)的情境中抽取意義、組織意義。也因此,語言教學非常注重語言刺激的提供,以及溝通情境的建構與經(jīng)驗的建立。在語言介入活動或教學中,應突顯介入的目標語言結構和溝通的特性,以利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發(fā)現(xiàn)規(guī)則或正確的應用方式,提高其語言能力。一般而言,目標語言的重復出現(xiàn)、降低語句的復雜度、口語呈現(xiàn)方式的變化、視覺線索的輔助常是用以突顯介入語言目標的方式。

【育聰】什么樣的語言結構,可以最有效的引導發(fā)育遲緩孩子的語言表達

1、目標語言的重復出現(xiàn)

語言的接收與應用頻率愈高,愈能使其儲存的更牢固,提取更自主化。因此,進行語言教學時可設計活動讓目標語言結構或溝通情境重復出現(xiàn),以突顯其特征,促進學習。語言的輸入配合圖片或動作,不斷地將目標語言結構呈現(xiàn),可促進兒童的語言學習。另外,有時候亦可讓學童扮演發(fā)號施令者,說出含有目標語言的指令,再由教師跟著指示做出動作。


2、降低語句的復雜度

語言教學的重點常常是某目標語言結構的習得,因此為能讓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將注意焦點放在該介入目標上面,在治療時乃必須控制其他會同時出現(xiàn)的相關刺激。而為突顯目標語言結構的應用方式或規(guī)則,教師在解釋、說明時,應盡量使用簡短、簡單的句子,控制語句復雜性。例如:使用“我們昨天一起讀的小豬蓋房子的故事里有一只很兇殘又很狡猾的大野狼”這樣嵌入式的復雜句子,可能會讓語言發(fā)育遲緩較難一下子就理解。


3、口語呈現(xiàn)方式的變化

由于語言發(fā)育遲緩學童在口語訊息接收的認知處理歷程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因此研究者建議進行語言教學時除了盡量使用簡短、明確的句子說明或下達指令之外,也應放慢說話的速度,以幫助語言發(fā)育遲緩學童可以有較多時間處理稍縱即逝的語言訊息。此外,為了讓學童察覺、注意目標語言結構的特征,呈現(xiàn)時可特別將其說大聲一點,或停頓一下。


4、視覺線索的輔助

如上所述,語言學習需將口語訊息與情境線索連配組織,因此善用手勢動作、具體事物、圖畫、文字描述,更能幫助語言發(fā)育遲緩學童習得目標語言結構。例如:教導音韻障礙兒童去除后置音韻歷程時,可以加上手勢動作提醒其舌頭要向前擺動移動。再如:教學提到這里、那里、給我、不見了等,除了聽覺刺激的呈現(xiàn),再配合手勢動作,能讓學童更容易理解。又例如:教導“雖然,但是”的句型結構時,如果配以舉例圖片及文字描述則可讓學童有更多訊息的輸入,提升學習效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