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媽媽是一個高齡產婦,生下女兒之后非常寵愛,每次不用女兒開口,她就把生活當中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好。
女兒只說了簡單的香蕉兩字,媽媽就把香蕉剝好切好,送到了女兒的嘴邊,根本就不需要多做表達,讓孩子失去了交流的機會。
類似的現象其實非常多,很多孩子都會在幼兒時期出現說話晚的狀況,導致家長非常煩惱,擔心是不是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語言發展遲緩呢?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一般分為2種,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常見的先天因素有中樞神經疾病或者面部缺陷,例如自閉癥、多動癥、智力障礙、唇腭裂等。
常見的后天因素有聽力障礙、不利于語言發育的家庭環境。
那么,如何簡單判斷孩子是否語言發育遲緩呢?通常有以下幾個明顯特征。
*孩子說話時間較晚;
*孩子說話過多的使用“這個”“那個”;
*語言邏輯混亂,我喂狗的簡單句子,可能說成狗喂我;
*掌握和理解長句較晚;
*溝通技巧不好、措辭不當等。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閱讀理解能力較差。

同樣的老師、相同的上課時間、完全一致的學習內容,卻難以取得與同齡孩子同等的學習效果。
這些孩子閱讀能力不足的發生率比正常發育的兒童高出4-5倍。
閱讀能力的減弱,讓孩子在理解力上低了一大截,學習成績自然很難提高。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他們記不住詞,詞匯十分貧乏,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他所需要的東西,即便困難重重地說了話,也是語法錯誤漏洞百出,讓孩子與人溝通交往中存在很多障礙,語言發育遲緩嚴重的孩子甚至會完全失語。

由于孩子語言交流困難,會常出現焦慮、抑郁、自卑等消極心理以及退縮、違拗等行為,容易引發其他疾病,讓孩子病情加重。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由于童年的溝通障礙,往往在成人后很難取得對社會生活的信心。
這些孩子成年后往往不能徹底改變口吃的現狀,在初入社會面試工作時,很難取得優勢。

同時,由于童年的學習問題,他們在成年后往往難以勝任技術含量高的工作,進一步限制了成年后的個人發展。
語言發育遲緩讓這些孩子初入社會之路,走得異常艱辛。
語言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手段之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大部分都是通過語言的交流。
所以語言表達能力及語言發育水平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耽誤了孩子的治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脫離語言爆發期的時間段越來越長,可能就會影響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