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聰】0~3歲語言發展黃金期!如何按階段引導寶寶說話
“別人家的孩子會叫‘媽媽’了,我家寶寶怎么還一點動靜沒有?”
“都說‘貴人語遲’,可是這也太遲了吧!都兩歲了,只會說幾個詞,正常嗎?
”“寶寶是性格內向還是自閉癥啊?總是不肯開口,愁死我了!”
一般情況下,孩子長到二三歲就能比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四歲時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語的口語了,到五歲以后能較清楚地復述聽過的故事大意、看圖說話或自己編簡單的故事。正常情況下,發育晚的孩子與發育早的孩子相比有4-6個月的差異,超過這個時限,父母就要多加注意了。·新生兒用哭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們開始對聲音敏感,最喜歡媽媽的聲音;
·經常發出“ku”和“gu”的音節……
·問寶寶“媽媽呢?”,寶寶會看向媽媽;
·寶寶會模仿外界的聲音;
·能聽懂或知道一些東西的名稱……
和孩子的第一階段溝通方式就是“眼光交流”,寶寶們通過看見媽媽的說話與表情來奠定對“說話方式”的認識。每一次的聲音交流都會讓寶寶的聽覺變敏銳,不管是換尿布、喂奶或洗澡時,都要隨時隨地保持與寶寶說話的習慣。只要媽媽經常回應,寶寶也會開始學著表現自己的感覺,而且情緒也會更明顯易懂,在與寶寶應答時最好邊說邊撫摸寶寶,更能強化親子的交流。跟寶寶玩手帕游戲或鼓勵寶寶把兩手伸直說“抱抱”,或找玩具等,讓寶寶表現自己,這對于日后勇于自我表達的說話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寶寶通常喜歡模仿大人做動作,最簡單的就是揮揮手說“再見”等,利用這種愛模仿的特性,趁機教寶寶各種配合手勢的單字,并反復的練習,這樣寶寶馬上就記住了。在孩子語言發育期,即便他還不會說話,也要多和他互動、聊天。要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身體語言、目光接觸、語言表達,一個都不能少。即便他還不能說出話來,但你對他說的話,你的語言中傳遞的情緒,他都能敏銳地感受到。看著他的眼睛,放慢語速,用溫和和略夸張的語氣和聲調,容易引起他的注意,你說的話,他也會比較有興趣去模仿。
18~24個月時,是孩子語言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開始將第一信號系統的單純聲音信號,轉變為具有抽象意義的詞語信號,從而初步形成了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征。媽媽應與嬰兒進行語言交流。盡可能多地利用孩子身邊的人和物,鼓勵孩子多開口說話。·如當給孩子洗澡時,要一面洗一面說:“媽媽給寶寶洗澡”;
這個時期的寶寶會的單字雖然多,但還無法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也總是反復說著“那個”、“不是”等字句,這時必須開始用敘述及形容的句子來教寶寶說話。如果媽媽要回答寶寶的說話,也盡量使用連結性的句子,當寶寶說“那個、那個”,即使媽媽知道“那個”是什么,也必須回答“是這個餅干嗎?”或“是放在桌上的玩具嗎?”,務必引導寶寶再回答出“對,是那個餅干”等句型。媽媽此時的任務在于訓練寶寶開口說話,而不是拿“那個”餅干讓寶寶閉嘴。當媽媽說較長的句子時,得注視寶寶的反應,配合明顯的肢體動作,段落清楚地說給寶寶聽,來訓練寶寶的“聽話”能力。常常遇到一些寶寶說的話只有身邊的媽媽才聽得懂,別人要了解寶寶說的話還得先通過媽媽的“翻譯”。因此為了避免這種現象,也為了讓寶寶能增加信心跟外人交流,平常就得訓練寶寶發出正確的音和正確的單字或句子,而不是只有母子倆才知道的幼兒式語言。當寶寶能說出較長的句子,或者說出新學會的單詞,都要馬上給寶寶一個擁抱并稱贊他,然后再附和地說一次,寶寶就會清楚知道自己的表達正確,而更有興趣說話了。當寶寶說的句子或內容,用簡單的圖畫表現出來,如“今天跟媽媽去散步”便以此為內容畫出來,可以增加寶寶的聯想能力和記憶能力。分析:一般來說,孩子要到36月齡左右,才能較為準確地用“你”、“我”、“他”來指代周圍的人,特別是能正確使用第三人稱“他”。幼兒能夠正確使用“你”、“我”、“他”,是以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為前提的。因此,孩子一般在2歲左右,能夠最先分清“我”。在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刻意通過一些情景對話,讓孩子明白“你”、“我”、“他”之間的區別。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了范本,孩子自然就能模仿起來,并熟練運用。一般來說,孩子會在1歲左右開始說話,稍遲一點也屬于正常現象。2歲左右的孩子說話口齒不清、錯誤使用字詞或句式是很正常的現象。至少3歲前,家長都要連蒙帶猜才能弄明白孩子究竟說的是什么,而有些發音錯誤甚至在其學齡前期都是一直存在的。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可能就要考慮孩子是不是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情況:
·隨月齡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進步不大或不明顯,長期只會說簡單的字詞而不會說句子;
·用一個聲音或一個名稱指認所有東西,這種狀況并未隨月齡增加有明顯好轉;
·無法指認常見物體,即便在家長的引導下也無法很好地完成要求;
·對大人的問題無法正確地做出反應,而只是模仿問題的一部分字詞或句式結構,比如當被問到是否吃飯時,不會回答“吃飯”,而是重復“飯”這個詞……
總的來說,如果孩子的問題不在發音,而是表現在說話積極性不高或對聲音的反應異常,則需要家長謹慎對待、持續觀察,必要時帶寶寶就醫篩查。不過,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能夠讓孩子掌握更豐富的詞匯、更流暢的表達,甚至樹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