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多了還不會開口說話,而且脾氣特別不好,一不如意就發(fā)脾氣,有時候都不知道為什么發(fā)脾氣,這是怎么回事?
影響孩子情緒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語言無法表達是其中一大原因。一般來說,孩子在12個月開始會開口講話,從12個月到24個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語言雖然簡單,但是已經(jīng)能表達以下這些意圖。叫人:比如,孩子想要跟媽媽說話的時候會先叫“媽媽”提問:比如,孩子說“狗狗?”表達“這是小狗嗎”的疑問
練習說話,意思就是,孩子說話的意圖就是在自己練習說話。如果孩子的語言能力發(fā)展落后,無法清楚表達自己所需所想,父母因為不懂孩子的意思,無法給出他想要的回應的時候,就像我們大人語言不通一樣,也會感到沮喪。
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孩子早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早期語言發(fā)展會影響到孩子的讀寫能力,注意力和情緒與社交。
兒童的各個方面的發(fā)展之間是相互交互的,也就是說,一個方面發(fā)展的好,會對其他方面的發(fā)展產生好的影響。反之一個方面所出現(xiàn)的問題,會對其他方面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第一個是會影響孩子的讀寫能力。
研究發(fā)現(xiàn),在早期語言能力發(fā)展落后的孩子,到了學齡期,他們的詞匯量、語法、閱讀、拼寫能力都比早期語言發(fā)育正常的同齡孩子落后,他們出現(xiàn)讀、寫問題的風險更大。
而讀寫能力對于學齡兒童來說是與他們的成績緊密掛鉤的。
第二個是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的語言能力發(fā)展落后的話,在課上雖然他能聽到老師在說話,但卻不能完全理解老師在說什么,那聽的過程中就很難避免會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的情況。
這可能不是孩子本身有注意力問題,而是因為語言理解能力不夠,影響到對課堂內容的專注,進而影響到學習效果。

第三個是孩子的情緒與社交。
同樣,如果孩子在和伙伴玩耍的時候,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以及聽不明白伙伴說的話,這可能會讓ta覺得很難過,或者不知道要怎么去和其他伙伴交流或玩耍,也可能會對ta的自信心有影響。
這種影響甚至可能會延續(xù)到孩子成年后。
所以,早期語言能力發(fā)育發(fā)展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需要我們持續(xù)的關注與支持。
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不要停留在簡單的詞語上,用豐富的詞語和孩子去描繪遇到的環(huán)境,為孩子的語言表達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通過不同的詢問、游戲、互動,鍛煉孩子的表達意愿,同時能夠刺激孩子的語言中樞,讓孩子的頭腦變得更靈活。通過興趣的引導讓孩子表達出自己所喜歡的事物,以及想要做到的事情,孩子描述的越清楚,他的思維能力也就越強,表達的邏輯性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