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聽力補償不理想,家長該怎么辦?
發布日期:
2021-06-25
瀏覽次數:

聽力補償,家長都不陌生。通常,聽力補償比較好的孩子,只要我們保持正常語速、音調,發音清晰,不要說過長的句子或說太長時間的話,孩子基本都可以聽清楚。


  可是,對于那些聽力補償不太理想的孩子,又該怎么和他溝通呢?其實也不難。最基本的原則是,你要不斷地跟他說話。

確認孩子是否專注

  因為孩子的聽力補償不太好,所以在和孩子說話之前,一定要先確認孩子是否準備好了全神貫注聽你說,不然他們可能會錯過你所說的最初的幾句話。

吸引注意力

  在你準備跟孩子說話的時候,最好停下手上的一切事,抓住孩子的視線。這種突然停下的動作會引起孩子的注意,這樣多做幾次,慢慢地孩子就會形成條件反射,知道每當你停下動作,就要準備跟他說話了。

  另外,每次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請一定要看他的眼睛,不要讓他的視線到處游移,如果聽力補償不理想,他注視你的眼神、看你的口型就變得非常重要。

說話別擋臉

  在和孩子對話過程中,一定要保證他能清楚地看到你的臉。說話時不要用手、頭發或其他東西擋住你的臉,這是為了讓孩子看清楚你的嘴唇動作。

  此外,還要注意光線,你說話時最好臉對著光;在距離上,也不用為了怕孩子看不清而離孩子的臉太近,你可以根據孩子的視線及聽力情況,在0.58-1.5m的范圍內調整。

正常語速

  我們知道,和孩子溝通過程中,語速一定不能太快,然而孩子聽力補償不理想,就該說得越慢越好嗎?

  其實不然,因為過慢、沒有連貫性,也會讓孩子們難以理解,即便是對于那些靠讀唇語的孩子來說也一樣。所以,不要刻意慢說,保持正常的語速就好,但發音一定要清晰。

強調一個話題

  和孩子交流中,小編建議家長們盡可能圍繞一個話題展開,這樣有利于他在聽的不是特別清楚的前提下,通過主題理解話的意思。所以當你要改變話題時,一定要提前讓孩子知道,并反復重申主題,否則他們會誤解你的意思而引起混亂。

適當調音量

  不要為了怕孩子聽不清就很大聲說話,因為在你大聲說話時,會導致口形發生變化,這會讓全神貫注觀察你口型的孩子理解發生偏差。另外,對于使用助聽器的孩子來說,太大聲也會讓他受到驚嚇。

多用手勢

  除了讓孩子關注你的臉,和聽力補償不太理想的孩子交流,還可以騰出手來,在說話時加上適當的手勢作為輔助,幫孩子理解。

  但要注意的是,輔助動作不要太夸大,更不要讓手擋住臉。同時,你還要在意下你的穿著,不要太鮮艷或帶各種圖案,否則會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

多用短句

  太過冗長的句子或過長時間的交談,只會讓孩子更聽不清,從而引發他的疲勞和煩躁情緒,對學習語言產生厭惡。因而,寶媽不妨多用一些短句,分時間段一點點滲透給孩子,尤其是在對一些新的單詞或技術語言上,更要事先和孩子解釋清楚。

聽寫不要同時進行

  對聽力補償不理想的孩子來說,要同時兼顧聽和寫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當他們低下頭來寫東西的時候,就會錯過你所說的話。所以,在他聽不清楚的時候,不要試圖讓他同時聽、寫。

加強戶外活動

  當孩子聽力補償不好的時候,家長不妨通過其他方面來加強對孩子的訓練,比如,盡可能用戶外活動代替語言教育。

  特別是在自然環境中,讓孩子自己去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你不妨讓他去觀察、感受,然后帶著問題來問你,這時候你再通過語言進行引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