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聰】啟發孩子語言理解能力,這些方法你知道嗎?
發布日期:
2024-06-01
瀏覽次數:
【育聰】啟發孩子語言理解能力,這些方法你知道嗎?


說話是語言溝通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孩子若要用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首先要明白話里的意思。所以,家長應該先啟發他的理解能力,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語言基礎,然后再鼓勵他多說話。

先聽,后講

跟孩子說話時,要先吸引孩子的注意,可叫他的名字,輕拍他,讓他望著你,再跟他說話。


說話柔和又清晰

與孩子說話時聲線要柔和,音調要抑揚頓挫,讓他覺得說話是件輕松有趣的事;同時,說話要慢而清晰,如果太快,幼兒就難以明白你在說什么。


用淺顯的字眼,長話短說

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對他說話要簡短明了。例如:對兩歲前的小孩可以說:「拿杯杯」而不是「拿個杯杯,媽咪要飲水」。亦可加上一些常用的手勢來幫助他理解,使說話更有趣。



輕松自然的氛圍

讓孩子在輕松的氣氛下學說話,而不是強迫他。強迫孩子在人前說話或表演只會弄巧反拙。


跟隨孩子的興趣

要跟隨孩子的興趣,讓他主導。例如:孩子愛玩車,便可以利用與他玩車的時間跟他說:「寶寶玩車車」「推車車」。


選擇孩子心情愉快時與他玩耍,玩的時間不需要長,但親子雙方都必須投入。


游戲或玩具要配合孩子的年齡,發展階段和興趣,以增加孩子的投入感及愉快感。


把握說話的機會,多談眼前的事物

例如:

跟孩子洗澡—— 和他談身體各部分

到超級市場—— 告訴孩子你要買的東西

跟孩子看書—— 形容一下書內的圖畫

出外游玩—— 告訴孩子沿途所見的事物


你是孩子最佳的說話模仿對象。盡量多跟孩子談眼前的事物和日常的活動,例如新事物的名稱及用途。鼓勵孩子模仿說出來,但不要勉強他。


也可把相關的說話和動作聯系在一起,例如:當媽媽在洗衣服時說:「媽媽洗衣服」或當爸爸在拖地時說:「爸爸拖地」

鼓勵孩子自己說

多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耐心聆聽和猜想他要表達的意思。不要當他說到一半時,父母便代他把話說完。例如:孩子想要東西時,讓孩子先說出要求,伸出手說:「要」或「吃」,再把東西給他,也可趁機教他說出物件的名稱。


對孩子說話或發聲要及時回應

多聆聽孩子,要即時回應和贊賞他的發聲或說話。

這階段毋須要求孩子發音準確,如果他咬字不清,把他說的話正確地復述一遍便可。


不要模仿他的錯音來跟他玩,以免增加他重復錯音的機會。


積極的態度和贊賞

采取正面及積極的態度。不要因孩子說得不好而取笑他,責怪他,反而要贊賞他已盡力嘗試去說。



提供其他啟發性的學習環境

安排合適的社交活動,例如:帶孩子到游樂場玩,參加小朋友的聚會等。亦可考慮安排他進幼兒園學習,讓他多接觸其他小朋友,借以幫助他學習說話和與人溝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