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聰】孩子口吃的問題,家長別再不當回事兒了
發布日期:
2024-09-12
瀏覽次數:

【育聰】孩子口吃的問題,家長別再不當回事兒了




01?

什么原因會導致口吃?



·后天模仿

寶寶在2-6歲的語言發育期,因為好奇,常常會模仿別人的發音和說話方式。


如果身邊正好有口吃的人,那么孩子出現口吃的概率就會增大,容易患上“假性口吃/發育性口吃”。



【育聰】孩子口吃的問題,家長別再不當回事兒了



此時通過恰當的語言訓練,可以糾正孩子口吃的狀況,但如果家長錯誤引導或矯枉過正,就可能變成“真性口吃”,孩子長大也很難改過來了。


所以,在遇到孩子口吃問題時,家長最好不要盲目進行糾正,及時咨詢專業人員才是正確的做法。


·家族遺傳

如果寶寶的一級親屬有口吃問題,那么寶寶出現口吃的幾率大于普通人3倍多,一般與口腔肌肉或者語言神經中樞的遺傳發育問題有關。


因此,如果您家中有口吃的人,一定要盡快帶孩子去專業機構做語言發育相關測評,以免錯過黃金矯正時期。


·心理障礙

家庭關系不和睦、父母的暴力虐待或者過于嚴厲等,都會使孩子產生恐懼、驚嚇、焦慮等心理障礙,出現說話不連貫、反復等口吃現象。


常常是越緊張越容易口吃,一口吃寶寶就更加緊張不自在,久而久之,心理障礙也會越來越大。



【育聰】孩子口吃的問題,家長別再不當回事兒了



02

寶寶口吃有哪些危害



口吃是一種語言交流障礙。


孩子口吃時除了因為氣流阻斷、發音困難而說話重復、間斷的同時,還會因情緒緊張而出現吐舌頭、清嗓子、擠眉弄眼、搖頭晃腦等異常行為表情。


所以常常有會莫名引起同學和周圍人的嘲笑、指責和孤立,從而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嚴重阻礙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



【育聰】孩子口吃的問題,家長別再不當回事兒了



03

寶寶口吃如何干預



家長在發現孩子口吃初期,首先要改變與孩子的語言交流溝通方式,正確對待2-3歲兒童語言表達的發展期,必要時到專業機構進行評估,在專業語言訓練師的正確引導下改善口吃問題。


目前,對口吃的治療矯正比較有效的方法是語言訓練+心理治療。


語言訓練:循序漸進地對兒童進行呼吸吐氣、發音、語速、斷句、朗讀等訓練。


心理治療:減輕孩子對說話產生的恐懼和心理壓力,重新建立說話和語言表達的自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科學的干預外,還需要改善兒童的生存環境,不要嘲笑、模仿兒童的口吃行為,努力營造有利于兒童健康發展的社會和家庭環境。



04

對待口吃,生活中家長可以這么做



1、當孩子結巴或是卡住時,跟他保持正常的目光接觸,平靜的等待他說完。


注意:不要替孩子把話說完、不要讓他慢點說或重復說,這會讓他緊張自卑、有壓力,急于快點說出來,使口吃更嚴重。


【育聰】孩子口吃的問題,家長別再不當回事兒了


2、不要打斷孩子說話,也不要讓別人打斷他。


3、不要糾正孩子說話,用流利、簡單的語言重復他的話語,讓他知道正常情況下他的話應該怎么說。


4、跟孩子說話時語速要慢,語調要輕松,保持微笑,配合手勢或者話語多鼓勵他。



【育聰】孩子口吃的問題,家長別再不當回事兒了



5、每天和孩子進行愉快的、無壓力的親子互動,可以一起唱簡單的歌曲、讀兒歌,讓孩子給你講故事。



相關推薦